反复头晕头痛却查无病因?警惕心脏“隐形杀手”——卵圆孔未闭!
近日,上饶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通过多学科协作,成功为饱受多年头痛困扰的刘女士(化名)成功诊断病因并实施微创介入封堵术,术后症状显著改善。这一案例不仅彰显了我院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诊疗实力,也为广大患者揭开了这一常见却易被忽视疾病的“真面目”。
48岁的刘女士长期受头晕、头痛困扰,辗转多家医院均未明确病因。就诊于上饶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检查,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与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最终锁定“元凶”——卵圆孔未闭(PFO)。转入心内科后,心血管一病区团队成功实施微创封堵术,术后次日头痛症状明显缓解,患者于24小时内康复出院。 “原来心脏里的小孔竟是头痛根源!不用开刀,一个小针眼就解决了大问题!”刘阿姨感慨道。 认识卵圆孔未闭(PFO) 卵圆孔是胎儿期心脏左右心房间的正常通道,出生后随着肺循环建立,多数在1年内自然闭合。若3岁后仍未闭合,则形成卵圆孔未闭(PFO),成为心脏潜在的“健康漏洞”。 沉默的危机 PFO的四大危害 近年研究表明,PFO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1. 隐源性脑卒中:反常栓塞引发不明原因脑梗,占此类病例的40%-50%; 2. 偏头痛:尤其伴视觉先兆(如闪光、视野缺损)者,发病率较常人高3倍; 3. 低氧血症:导致呼吸困难、易疲劳,严重者需长期吸氧; 4. 减压病风险:潜水员、飞行员等高危人群易突发肢体麻木或意识障碍。 精准诊断 多技术联合锁定病因 1. 经胸超声心动图:初步筛查心脏结构异常; 2.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PFO的“金标准”,准确率超95%; 3. 发泡试验:通过注射震荡生理盐水监测脑血管微栓子信号,敏感性达90%。 潘靖医生温馨提醒:长期头痛、不明原因卒中或术后减压病患者,建议接受TEE联合发泡试验筛查! 首选治疗-介入封堵术:毫米级创口的“补心”技术 优势: 1.手术时间仅30分钟,术后24小时内出院; 2.临床数据显示,术后卒中复发风险降低80%,偏头痛缓解率超70%。 目前,我院心内科已常态化开展卵圆孔封堵术,技术成熟、安全性高,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诊疗选择。 术后健康管理: 细节决定康复效果 1. 术后早期:避免剧烈运动及受凉,次日即可下床活动; 2. 用药规范: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3-6个月,定期复查调整疗程; 3. 复查计划:术后1、3、6个月复查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监测封堵器位置及并发症; 4. 运动指导:1个月后经评估可逐步恢复锻炼,避免突然高强度运动。 健康倡议: 早筛早治,防患未然 建议筛查人群 ✅ 反复偏头痛(尤其伴视觉先兆); ✅ 不明原因脑梗、短暂性失语或肢体麻木; ✅ 潜水、登山后出现头晕或呼吸困难; ✅ 长期血氧饱和度低于95%伴疲劳感。 以微创技术封堵生命隐患,用精准医疗点亮健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