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新髋”——居家康复这样做,术后恢复更安心
恭喜您,成功为您的髋关节完成了一次“硬件升级”!这枚精密的“新髋关节”就像一位刚刚入住新家的贵客,需要您用爱心和耐心,小心翼翼地呵护它度过3到6个月的“磨合期”。
这段时间,假体正在与您的骨骼“培养感情”,努力长成一体。此时的它还有点“娇气”,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也像刚刚修复的堤坝,需要时间巩固。如果我们不小心做了些“出格”的动作,可能会让这位“贵客”闹脾气——比如脱位或松动,那可就麻烦了。
别担心,只要记住下面的“居家康复安心指南”,您就能稳稳当当地陪它度过这段关键时期。 1. 床上转移:应从手术侧离床,保持患侧髋关节保持外展位。 2.坐位:术后第一个月内坐位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不能坐过低的椅子、沙发,双脚不能交叉,不能跷二郎腿,屈髋不能超过90度(肚子与大腿之间的角度)

3.如厕:使用坐便器增高垫,避免深蹲(髋关节屈曲不超过90°),身体先后倾,患腿往前伸直,缓慢坐到坐便器上,应注意屈髋不能超过90°(肚子与大腿之间的角度)。
4.取物:术后三个月不能弯腰捡东西。
5.乘车:身体先后倾,患腿往前伸直,缓慢坐到车座上,应注意屈髋不能超过90°(肚子与大腿之间的角度)。
6.淋浴:伤口愈合后,辅持可靠可进行淋浴,因站着淋浴有一定的危险,故可坐一个高凳子,喷头为可移动的手持喷头,并准备一个带长柄的沐浴海绵以便能触到下肢和足。
7.穿脱鞋袜:请别人帮忙或使用鞋拔子,选择不系带的松紧鞋、宽松裤。
1 活动限制 • 禁止动作:避免盘腿、跷二郎腿、弯腰捡东西(可用长柄工具辅助)、单腿站立或跳跃。

• 日常活动:行走时使用助行器或拐杖,逐步过渡到单拐,直至医生允许弃拐。上下楼梯时遵循“健侧先上,患侧先下”原则。
2 自行进行 “康复动作” 忌 “盲目锻炼”!部分患者术后急于康复,自行模仿网上的 “康复训练”,可能因动作不规范或强度过大损伤髋关节。

禁忌的 “错误锻炼” 包括:术后早期做髋关节外展超过 30° 的动作、自行进行深蹲训练、用患侧腿做 “直腿抬高” 时过度用力。
术后康复训练需严格遵循 “个性化方案”:在康复师评估后,从 “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基础动作开始,逐步过渡到髋关节外展、屈伸训练,每个动作的幅度、频率、强度均需严格控制,避免盲目增加训练量。
3 身心呵护 · 全方位的关爱 1. 伤口与卫生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时换药,像呵护小苗一样观察它有没有红、肿、流脓的迹象。 术后三个月内,告别浴缸和游泳池,淋浴后立刻轻轻擦干身体。 2. 用药与疼痛 医生开的抗生素和止痛药,请按时“打卡”,不要自己当医生擅自停药。 如果疼痛不减轻反而加重,那是身体在报警,请立即联系您的医生。 3. 生活方式微调 吃好点:多补充蛋白质(鱼、蛋、奶)和钙质,它们是骨骼和肌肉愈合的“优质建材”。 戒个烟:吸烟会严重拖慢伤口愈合的速度,并增加血栓风险。 控体重:减轻体重,就是为您的“新髋”减负,能让它陪伴您更长久。 何时需要紧急呼叫医生? 当出现以下任何信号,请不要犹豫,立即就医: ·手术的腿突然肿胀、发烫或产生剧烈疼痛。 ·髋部有异常的“咯噔”感,或无法承重。 ·发烧超过38℃,且持续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