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保健

健康宣教

谁知化疗路,“粒粒”皆辛苦

发稿时间:2025-10-10 15:36:40 作者:普通管理员


什么是中性粒细胞?


血液中主要含有三大类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负责输送氧气到人体组织和器官,白细胞能防御外来病原体,血小板则具有止血作用。其中白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五类,中性粒细胞占比最高。

1.png


化疗后中性粒细胞为什么会减少?

化疗药物通过杀害肿瘤细胞来治疗肿瘤,但同时人体内某些正常细胞也会受到化疗影响,即造成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临床上化疗后最常见且最早出现的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因此,中性粒细胞是提示机体防御能力下降的“哨兵”。

2.png


如何判断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最低值一般在化疗后7~14天出现。化验血常规是诊断中性粒细胞减少最简便、可靠的方法,当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10^9/L时提示中性粒细胞减少。主要症状有乏力、头晕,中性粒细胞明显下降时可出现发热、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3.png



中性粒细胞减少怎么办?

一、药物治疗

目前在临床上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主要分为预防性用药和治疗性用药,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应用药物。

1.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短效升白针);

2.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长效升白针);

升白针注意事项:

贮藏:2~8℃避光保存和运输;

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轻中度骨痛。

4.png

二、日常保健

个人卫生防护

1.勤洗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液;

2.使用软毛牙刷早晚清洁牙齿,勤漱口;

3.保持全身皮肤清洁,特别要注意会阴、肛门的清洁;

4.不与他人共用杯子、餐具等个人物品;

5.尽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

6.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和空气新鲜。

5.png

饮食卫生

1.进食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饮食;

2.生的水果和蔬菜食用前要充分洗净;

3.将肉类、蛋类和鱼类完全煮熟后食用。


休息活动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慢走、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以达到运动康复的目的,不宜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注意劳逸结合。

6.png

中医

1.食补预防:如人参、太子参、西洋参、红枣、山药、海参、阿胶、鹿角胶、甲鱼、冬虫夏草、银耳、枸杞、黄芪、胡桃肉、花生仁等;

2.外治预防:针灸、穴位贴敷、耳穴压豆、中药外洗等。

7.png

定期检查

1.化疗后注意监测体温,每周复查1~2次血常规;

2.出现不适及时告知经管医生或来院就诊。